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注音ㄉㄨㄥ ㄩˊ 一ˇ ㄕˋ,ㄙㄤ ㄩˊ ㄈㄟ ㄨㄢˇ
繁体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解释、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马龙车水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东扯西拉 |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