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皆曰可杀的成语故事


国人皆曰可杀

拼音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基本解释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国人皆曰可杀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关于选拔人才的问题,孟子认为国君选拔人才应该不论地位高低与关系的亲疏,关键在于看重人的才能贤能程度。在对于免职与开除问题,应该征询国人的意见,如果国人认为他确实可杀,就应该杀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国人皆曰可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十全十美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训练有素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着手回春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屈指一算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