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冤家的成语故事


宿世冤家

拼音sù shì yuān jiā

基本解释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作昵称。

出处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宿世冤家的典故

传说彭汝砺为人刚明正直,担任侍从很久,受到朝野推重。晚年娶有姿色气质的宋氏为妻,百般讨好与顺从她。后来他被派往九江任职,在病中要笔写下“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扔下笔就离开了人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宿世冤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龙飞凤舞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过五关,斩六将
一拥而上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止沸益薪 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