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徵之声的成语故事


变徵之声

拼音biàn zhǐ zhī shēng

基本解释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变徵之声的典故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请义士荆轲与高渐离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变徵之声,慷慨激昂,一行人洒泪告别。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变徵之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戈铁马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催人泪下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失魂丧胆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引鬼上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