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恶好善的成语故事


疾恶好善

拼音jí è hào shàn

基本解释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出处《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疾恶好善的典故

唐朝时期,唐太宗十分赏识敢于直言的王珪,他让王珪评论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人。王珪回答:在治理国事操劳方面自己不如房玄龄;文武全才、出将入相比不上李靖;谏争方面比不上魏征,但在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方面他要超过他们四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疾恶好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虚位以待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冰壶秋月 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难得糊涂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后继有人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鬼瞰其室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