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言的成语故事


口出狂言

拼音kǒu chū kuáng yán

基本解释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口出狂言的典故

隋朝时期,杨广谋取太子之位,在宇文述的鼓动下,借机陷害姓李的人,于是天下姓李的人纷纷逃避。惟独李靖不信邪,他到庙宇求卜,他当众口出狂言想有成为天子的非分之想,可惜卦象显现他只是一个辅臣而已,他只有待时而动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出狂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积不相能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日甚一日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经纬天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欺善怕恶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黄耳传书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