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的成语故事

拼音xué ér bù yàn
基本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而不厌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学而不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意洋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鸣锣开道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
混淆是非 |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流离琐尾 |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
难言之隐 | 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
不敢苟同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以小见大 |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
河鱼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劳民伤财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古色古香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