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凛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基础信息
拼音hào qì lǐn rán
注音ㄏㄠˋ ㄑ一ˋ ㄌ一ㄣˇ ㄖㄢˊ
繁体浩氣凛然
感情浩气凛然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态度等。
近义词正气凛然
日语正気(せいき)凛然としてい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浩气凛然的意思解释、浩气凛然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