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xiáng

投降



投降

词语解释

投降[ tóu xiáng ]

⒈  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

命令军队投降。

surrender; capitulate;

引证解释

⒈  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

唐 陆贽 《放淮西生口归本贯敕》:“其投降人等,权於诸州县安置者,亦任各从所适。”
辽 懿德皇后 《伏虎林应制》诗:“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明 唐顺之 《为擒获溃兵及奸细事疏》:“餘党怜其被脇,既已投降,悉从轻典,理合题知。”
梁斌 《播火记》四八:“为了革命,流血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投降与屈辱!”

国语辞典

投降[ tóu xiáng ]

⒈  停止抵抗,向对方降顺。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才经数合,只见樊爱能、何徽两个引取马军先走,右军溃散,只留步军千余人,尽解甲走诣北汉主军前投降。」
《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

投诚 降服 折服

反抗 抵抗 抗拒 受降

英语to surrender, surrender

德语Abtretung (S)​, Kapitulation (S)​, Unterbreitung (S)​, erlegen (V)​, erliegen (V)​, kapitulieren (V)​

法语se rendre, capitulation

分字解释


※ "投降"的意思解释、投降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一位现役军官说,陈水扁反复不定,军人已懒得理会,如果两岸真的开打,有官兵表示宁可弃械投降,也不愿为这种朝令夕改的决策牺牲。

2., 日本投降后,留给中国的是满目疮痍和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最令人义愤填膺的是,日本军队对我中华人民的残害手段之毒之狠。

3.被围困的敌军举着白旗,表示弃暗投明,向我军投降。

4.投降敌人的民族败类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5.在八路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负隅顽抗的敌人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6.在八路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负隅顽抗的敌人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7.我军包围石城后,吓得守敌失魂落魄,急忙挂起白旗宣布投降。

8.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五月天

9.对于一个顽强抵抗的守军,与其冒猛攻之险,还不如准许他作光荣的投降。

10.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村子里的人们奔走相告,欢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