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
词语解释
譬喻[ pì yù ]
⒈ 比喻,例如。
英metaphor; simile; analogy; figure of speech;
⒉ 劝说。
例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
英admonish; advers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譬諭”。
⒉ 比喻。
引《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
《淮南子·要略》:“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如《庄子》,是从譬喻来説,且卒章不説心字,故令人卒看难晓也。”
秦牧 《花城·思想和感情的火花》:“人们把牡丹譬喻为‘木芍药’,把芍药譬喻为‘草牡丹’,把煤譬喻为‘黑色的金子’。”
⒊ 晓譬劝喻。
引《北齐书·魏收传》:“帝曾游 东山,敕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父母家因其年少,去后日长,劝他改嫁。叔公 丘大胜,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那 邵氏 心如铁石,全不转移。”
王闿运 《储玟躬传》:“其年遭父丧,在乡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国语辞典
譬喻[ pì yù ]
⒈ 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点,用彼方来说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说明难知,以具体说明抽象。可分为明喻、隐喻、略喻、借喻、假喻五种。
近比方 比如 譬如 例如
英语analogy, metaphor, simile
德语Allegorie (S), allegorisch (Adj)
法语comparaison (rhétorique)
最近近义词查询:
遍体鳞伤的近义词(biàn tǐ lín shāng)
丰收的近义词(fēng shōu)
常见的近义词(cháng jiàn)
作弊的近义词(zuò bì)
杀一儆百的近义词(shā yī jǐng bǎi)
限期的近义词(xiàn qī)
法律的近义词(fǎ lǜ)
逃之夭夭的近义词(táo zhī yāo yāo)
规划的近义词(guī huà)
紧迫的近义词(jǐn pò)
开辟的近义词(kāi pì)
分别的近义词(fēn bié)
也好的近义词(yě hǎo)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害怕的近义词(hài pà)
珍藏的近义词(zhēn cáng)
警觉的近义词(jǐng jué)
现象的近义词(xiàn xiàng)
何况的近义词(hé kuàng)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guā mù xiāng kàn)
讲义的近义词(jiǎng yì)
遵命的近义词(zūn mìng)
强烈的近义词(qiáng liè)
生路的近义词(shēng lù)
女优的近义词(nǚ yōu)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