蹂躏
词语解释
蹂躏[ róu lìn ]
⒈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例遭受战争蹂躏。
在那些蹂躏罗马帝国西部各省的蛮族中间。
英rack; trample on;
引证解释
⒈ 踩踏;践踏辗压。蹸,《文选·班固<西都赋>》作“躪”。
引《汉书·王商传》:“建始 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号呼,﹞ 长安 中大乱。”
《后汉书·班固传上》:“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蹸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李贤 注:“蹂,践也。蹸,轢也。”
⒉ 侵扰;侵略。
引《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东攠 乌桓,蹂轔 濊貊。”
李贤 注:“蹂,践也。轔,轢也。”
明 唐顺之 《答廖东雩提学书》:“连年虏骑入 太原,蹂躪之惨,二百年来 晋 人所未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若不亟行扫荡,非但老师糜餉,且多一日蹂躪,即多一方疮痍。”
萧三 《我记得……》诗:“这样美丽的邦家国土,怎忍叫敌人的铁蹄蹂躏?!”
⒊ 欺凌;糟蹋。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大娘闻之,忿气塞吭,曰:‘家无成人,遂任人蹂躪至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明公身任封疆,有心蹂躪读书人,何也?”
曹禺 《日出》第三幕:“翠喜 大约有三十岁左右,一个已经受尽欺凌和蹂躏的女人。”
国语辞典
蹂躏[ róu lìn ]
⒈ 践踏。也作「蹂辚」、「蹂践」、「蹂若」。
引《汉书·卷八二·王商传》:「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〇》:「蹂躏得地上草不生,蒿恼得梦中魂也怕。」
反保护 爱护 爱惜
⒉ 摧残。
引《老残游记·第一回》:「他们不知想法敷衍著早点泊岸,反在那里蹂躏好人。」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仲翔看完了信,心中大怒道:『我们汉种的人为何要异种人来蹂躏。』」
近糟踏 残害 摧残
最近近义词查询:
裸体的近义词(luǒ tǐ)
十分的近义词(shí fēn)
出入的近义词(chū rù)
兴隆的近义词(xīng lóng)
永久的近义词(yǒng jiǔ)
念头的近义词(niàn tou)
补药的近义词(bǔ yào)
采购的近义词(cǎi gòu)
期限的近义词(qī xiàn)
扑打的近义词(pū dǎ)
父母的近义词(fù mǔ)
材料的近义词(cái liào)
素质的近义词(sù zhì)
咄咄逼人的近义词(duō duō bī rén)
平生的近义词(píng shēng)
干涉的近义词(gān shè)
单元的近义词(dān yuán)
天地的近义词(tiān dì)
冷清的近义词(lěng qīng)
违法的近义词(wéi fǎ)
坐食的近义词(zuò shí)
东主的近义词(dōng zhǔ)
尽力的近义词(jìn lì)
灵魂的近义词(líng hún)
都邑的近义词(dū y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