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睦州四韵

睦州四韵

[唐代]:杜牧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睦州四韵译文及注释

译文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注释

睦(mù)州:州治在今浙江建德。杜牧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二年(848)任睦州刺史。

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

可怜:可爱。

掩映:遮映衬托。

潺湲(chán yuán):指流水。

楼:全诗校:“一作峦。”

杜陵客:诗人自指。

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睦州四韵创作背景

  会昌二年(842),杜牧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诗人外放,远离家乡亲人,此诗便是杜牧任睦州刺史时所作。

参考资料:

1、王西平.杜牧诗文系年考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睦州四韵鉴赏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联)总领全诗,介绍了睦州的位置并对睦州山水

  做出了评价“实可怜”,赞赏有佳。之后四句(颔联、颈联)便细说睦州的山山水水,鸟树风光。睦州山水在诗人的诗句中是秀丽的,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还是轻松的。诗人按照自然语言规则,选用平字,“好树”“幽鸟”“晴楼”“野烟”都是静态意象,中间加上“鸣”字、“入”字则使这些不同的意象连接并生动起来,意即:鸟儿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更显出树木的幽深、寂静;袅袅的炊烟,使日光照射下的小楼似乎被浸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力的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实际上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诗人后来在描述这里的环境时写道:“万山环合,才千余家,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离家愈来愈远,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中后两句(尾联)“残春”“落花”,透露出伤春之感;“杜陵客”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结合诗人此时外迁的经历,诗人内心苦闷,对仕途坎坷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五律诗,短短四十个字,将睦州的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又感于时节,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露。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猜你喜欢

咏秋海棠

明代王邦畿

琼楼仙子赐金冠,贝锦霞披列上官。昨夜玉皇巡幸处,东风南国最先观。

和陶诗二首 其一

明代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越裳献白翟(一作丁仙芝诗)

唐代孙昌胤

圣哲符休运,伊皋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莫猜。甘从上苑里,饮啄自裴回。

湖上曲

宋代陈起

秋千索外阑干侧,一曲凝云花影直。

玉瓶风暖醉忘归,春水不分杨柳色。

题李端

唐代元稹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墨竹九首 其五

明代孙蕡

秋寒万玉倚云青,青入君山白凤翎。偷得云和千载曲,夜深吹与老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