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的成语故事


言不尽意

拼音yán bù jìn yì

基本解释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出处《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暂未找到成语言不尽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不尽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弦外之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杨柳依依
安安静静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骨肉之亲 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